段誉的个人口才展示并非没有效果,至少,耶律洪基和耶律涅鲁古都将信将疑的表现出了对神仙可能者的基本尊敬——他们心有灵犀的决定暂时停战,等这一队诡异人士走出战场范围再动手。
可惜,段小誉却不想走了。
第72章 小试牛刀
段小誉是一个真正虔诚的佛教徒——除了不戒酒、不戒荤腥、未来还将不戒房|事之外——他相当虔诚。
在知道这是一场必将死伤惨痛的内战之后,段小誉坚定的要用佛家的慈悲为怀感化双方主将,打消他们的邪念,誓要维护作为“未来夫家”的大辽国土之安定和平。
真是特别自觉。
贤惠到不忍直视。
萧峰觉得以他们这队老弱病残阻止叛乱的可能性太低,便详加解析,好打消段小誉的天真单纯。谁料到,这么一折腾,竟意外促使了段小誉作为大理皇位继承人的本能觉醒。
早在晋王府里被萧远山指挥着东奔西跑的时候,段小誉就已经察觉到大辽皇帝对于晋王爷萧伯父的防备和不喜,通过萧远山偶尔转述的和皇太后的“亲切对话”中更加发现,皇上不喜欢的可能不止是萧伯父,而是整个萧氏家族。萧家权势太大,对皇权的集中造成限制,皇上必然不会高兴。这种情况和他们大理几十年前有些相似,那时候奸臣杨义贞便是因为常年独揽大权而生出了不该有的野心,最终酿成政变,杀害了皇帝,逐走了太子。后来宗室王段寿辉在权臣高智升的帮助下平复叛乱并登基为帝,高智升便是前代鄯阐侯,也就是现任鄯阐候,连小王子段誉也要尊称叔叔的高升泰的父亲。高家也是在那时候开始更进一步登上了大理权利的又一个高峰,在朝政上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和决定权。
大辽萧氏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比大理高氏还要高一些,毕竟高家人口稀少,也没有女儿嫁入皇室,生育继承人,而大辽后宫则差不多被萧家女子统治,且大辽女子地位很高,皇太后更是有极大权利,甚至对皇位继承人都能操控乃至废立。这导致了历代心眼不大的辽帝对萧家大肆猜忌,耶律洪基无疑是个小心眼儿,这一点从他基本颠倒黑白的废除并赐死了前任皇后萧观音就可见一斑。毕竟这桩冤案的起源就是耶律洪基无法扩张的小心眼儿,虽然为了平息冲动的恶果,他又从萧家选了第二任皇后,并把萧妃晋升为萧贵妃和他心爱的穆贵妃平起平坐,但心里却对萧家更为不满和忌惮了。
这也是皇太叔终于被蠢儿子忽悠着高举反旗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认为,只要谋反后善待并重用萧氏一族,必然可以获得大量强有力的支持并成功接掌帝位,达到平稳过渡皇权的最高目的。
不得不说,在对豪族的拉拢上,耶律涅鲁古是比耶律洪基识相得多的,这也是性子阴狠,处事狠辣,不得人心的楚王还能拉起谋反队伍的一大原因。而另外的主要因素则是皇太叔耶律重元手上的兵马大印和多年来塑造的良好形象外加一副慈祥外貌、和气性格积累的好人缘。
在这两点上,耶律洪基也勉强能打成平手,以北院大王为首的北派对他忠心耿耿,皮室大帐的亲军飞豹、飞虎、飞熊军也俱是以一当十的精良强兵,留守上京的文武百官中一半都是他的死忠,另外一半也有三分之一是没有任何反心的,还有三分之一是对谁当皇帝都无所谓的那种淡定派。只是他对于宗室皇亲的态度实在太过傲慢,还总是充满敌意,故而在皇室中不如皇太叔得人心。
段誉由此想到,如果皇太叔真能得到王位的话,大哥和萧伯父的处境就会比现在好上许多。被帝王猜忌的重臣会有什么结局,身为合格继承人的段小誉没见过实景也在众多史书里了解过。可是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萧伯父的长姐,大哥的姑母是现在的皇太后,如果皇太叔篡位成功,太后娘娘必然性命不保——这孩子还不知道皇太后正打算拆散他和他家大哥呢——不过以段誉的性格和此时的愚钝,估计就算知道也是不改初衷的。
于是,如何两全其美就在于让两军达成制衡。
看上去傻乎乎,实际上也傻乎乎,但脑子里始终绷着一根合格帝王弦的段小誉大脑飞速运转,纵横对比着能让双方撤军并各领一半政权的解决措施。当辽帝有了一个更直接的威胁之后,他对大哥及其家族的猜忌、防范、打压乃至迫害必然会紧急转移。可以说,一旦真的让双方呈掎角之势互相制衡,大哥就安全了。顺便,大理也安全了。虽然大理和大辽之间还隔着一个大宋,可是这个屏障实在太脆弱了,一旦有朝一日大辽攻陷大宋,下一步肯定就要打击大理了。身为未来大理皇帝的段小誉用力给自己的“搞破坏”找合理且正义的借口。
段世子殿下,你大伯和你爹造大理的安危是排在你大哥后面的吗?
不管他们知不知道,反正萧峰先知道了,并且感动的一塌糊涂。
按照段誉的策划,他们稳稳当当的走出了两军中心,狂霸拽的一比那啥。耶律涅鲁古和耶律洪基都没敢动手——完全被段世子刻意营造出来的霸气震慑住了——其实人家是不想在大敌当前的时候还分心去对付搞不清楚底细的无名对手。萧峰当然没有再帮耶律洪基去抓皇太叔父子,但是念着那一丝血缘情分,在耶律洪基被耶律涅鲁古逼到绝境之前,萧峰还是施展绝世神功从旁**扰,没让耶律涅鲁古把耶律洪
喜欢(天龙同人)兄弟追妻[天龙]请大家收藏:(m.jdxs.win),经典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