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发显得娇嫩可爱。
有位宫女母爱泛滥,忍不住拿了个拨浪鼓凑到正在睡觉的小殿下面前摇啊摇。咕咚咕咚的声音传到小殿下耳朵里,小殿下睁开一双乌亮的眼睛,盯着面前这个笑眯眯的宫女看了一会儿,不哭不笑也不闹,随后开口说出了他这一生里的第一句话:“愚蠢,滚。”
那时的小殿下不过一岁多大,说话的声音里少不了会带上几分孩童清脆的稚嫩,那宫女却被他惊得当场跪了下来,不断的磕着头道:“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自那一天起,宫里的人便明白了,这个生来便注定不凡的小殿下太过聪明,聪明到冷漠,寻常人在他眼里,只怕跟个傻子没什么区别。
也是自那一天起,宫里不会再有人逗着这位小殿下去玩拨浪鼓,泽恒王听闻这事倒挺高兴,心里想他的儿子果然是与众不同天资聪颖得很。没过几日,泽恒王便请来了朝堂里最德高望重的元老大臣教小殿下学**王之术。
在别家孩子连个《三字经》都念不全的年纪里,小殿下已经读完了足足有十五册的《中原史志》,顺便随手写下了一篇《中原史志评》。这篇评论性的文章篇幅不长,不过千余字,却羞得那位才教了他不到一年的元老大臣直接告老还乡。
大臣含着眼泪在辞职信里写道:“羞哉,愧哉,臣之愚见粗鄙短浅,不及世子万分之一。世子惊才绝艳,如那深渊游龙蛰伏海底,一旦破水而出则无人能及。臣才疏学浅,若将世子比为蛟龙,臣则不如蚯蚓寸长。臣垂垂老矣,恐误人子弟难以为师,恳请大王应允臣还乡休养,莫再耽误世子惊世之才……”
短短一篇《中原史志评》羞了当朝元老,惊了俗世众人,一时间流传到泽国上下,不知令多少书生啧啧称赞自愧不如,看过这篇文章之后竟是不由觉得其他各家写得史评也不过平平而已。
口味被养刁了书荒了的书生们将这《中原史志评》看了又看,眼巴巴的就等着那小世子殿下什么时候再写一篇《中原史志评续》出来给他们饱饱眼福。
书生们等啊等,等啊等,艰苦而又坚定的等过了一个春秋冬夏的轮回,硬是没等到续集。
世子小殿下长到了两岁多的时候,并不知道宫外那些可怜巴巴的书生文人们望穿了秋水,就等着他写续评。
他兀自研究完了中原的历史,觉得这东西真真假假,一百个人能有一百种看法,各家都有各家的理,谁对谁错也说不清,没什么挑战性,便索性转而研究军事战争去了。
于是世人没等到《中原史志评续》,却等来了《中原战事录》。这次不再是一片短小精悍的文章,而是一本洋洋洒洒十几万字的书,书里不仅仅只是记载了历史上著名的战事那么简单,其中还夹杂了些世子殿下的个人看法,以及如果他身处在那些战事里时,他会怎么做。
这下可把看官们兴奋坏了,连忙捧着书本挑灯夜读,待他们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之后,却并不觉得受益匪浅,只觉得惊心动魄——若是这书当真出自一个孩童之手,只怕日后这天下,都将因他而乱。
自古过慧多早夭,泽恒王担心有一天旁人会对这太过惊才绝艳的小殿下出手,便给他秘密寻了一位替身。
宫里的太医将那替身一点一点整得与小殿下一模一样,就连身上有几颗痣,那几颗痣的大小和位置,都是一般无二。
唯一不同的,便是替身的心口没有那块龙纹胎记。
那替身自幼便跟在小殿下身边,模仿他看人时那稍显冷淡的眸光,模仿他说话时那不显山不露水的语调,模仿他阅读时习惯用食指骨节抵着下巴的小动作。
那替身模仿得太像,以至于他与小殿下面对面站在一块时,就像是在照镜子一般,像得令人分辨不出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这个替身日日跟在小殿下身边,规规矩矩的不吵也不闹,小殿下便权当他是空气,也从不主动搭理他。
直到有一天,小殿下正在屋里看书,他看得太过认真,以至于竟是没有听见屋外宫女的声音。
那宫女在屋外禀道:“殿下,王妃命奴婢给殿下送羹汤来。”
宫女反复启禀了三次,小殿下依旧端着书,没作应答。
坐在他对面的替身忽然开了口:“放在外头,退下。”
声音,语调,速度,都与那世子小殿下一模一样。
屋外的宫女没有丝毫怀疑,当即应道:“是。”随后便把那羹汤放在了屋外的地上,躬身退下。
替身跳下椅子行到屋外将羹汤端进屋子里,抬头却看见那看书看得听不见声音的小殿下已然放下了手里的本子,神色淡淡的盯着他。
那眼神又深又沉,像是融进了千年冰川里的雪,寒骨透心。替身当场便跪了下来,慌慌张张磕头道:“小的见殿下看书看得如此入迷,不忍让殿下受到惊扰,这才……”
看见一个长着与自己一模一样的脸,用着与自己一模一样嗓音的人,这般跪着慌张求饶,好像是看见自己正跪在地上磕头一般,着实是令人恶心得很。
小殿下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眉,打断他可怜巴巴的哀求,“够了,你站起来。”
那替身一怔,缓缓站起身来,他虽是站起了身,却不敢抬头。
小殿下缓缓走到他身前,站定,这还是他第一次这般认真仔细的打量这个外表与他一样,内里却差了好几个十万八千里的替身,半晌,他问:“
喜欢刺客千金贼请大家收藏:(m.jdxs.win),经典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