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以为这种事情应该找家长谈,没想到学生自己就做了主。
在感叹这名学生有主见的同时,也有些为她可怜——家长对这事看上去不太重视。
其实他们倒是想错了,张家两口子只是对自己的大女儿比较信任,所以让她自己拿主意。
“老师好。”张素琴也不知道怎么称呼称呼他们,索性就都叫老师,同时鞠了一躬。
“诶,你好,我们说说你的事情吧。”
王老师年纪大,资历深,长得也比较慈祥,张素琴的心安定了一些。
“我家里的情况……”
张素琴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说了自家条件不好,孩子也多的事情,听得两个老师心里都有些泛酸。
最后,张素琴试探性地问道:“您看,要是我读高中的话,学费和伙食费是不是能……”
王老师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温柔了不少:“当然没问题,校长也给过这样的指示,只要你能考进年纪前十名,学杂费伙食费都免,这个不用担心。”
听了这话,张素琴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要是没进呢?
一旁的石老师也明白张素琴的顾虑,她拉过学生的手,无声地给予着支持。
“我会给你争取,听石老师说你一直很优秀,哪怕这次没考好,我也会跟校长争取。”
王老师也安慰着张素琴,他作为老教师,在校长面前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蒋研有些惊讶,不明白这个老好人怎么这么热心。
只有王翰知道,他是在这孩子的身上,看见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你安心备考,其余的事情交给我们大人就行了。”
张素琴感激地点了点头,又深深地鞠了一躬……
作者有话要说: 高中为了竞争好学生的事情很普遍,他们会记录每个中学排名前几的孩子,并且给些学费上的优惠。
每日一喊,收藏、评论~
四六不懂,就是什么都不懂,有些不懂事的意思。
☆、第21章
这个消息张素琴并没有声张,毕竟八字还没有一撇。闺蜜只当老师找她是因为别的事情,只问了两嘴就不太在意了。
姚秀报的是本市的一所中专,学的是财会,前世张素文也是那个学校的;梁雪颖报的是市卫校,学护理;徐猛家里给他报的邻市的石油化工学校,学什么专业张素琴就不太清楚了。
从他们报考的学校也能看出来,丰源的人们对中专的认知度普遍比较高。
周末,张素琴回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父母。张相德和薛桂枝对于女儿因为家庭条件而上不了高中有些愧疚,越是临近中考就越是焦躁。
张素琴这时候说出来也是为了让二老放宽心。
按张素琴的成绩来说,考上中专或是高中都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不过为了年级前十的奖励,她决定再拼一把。
为了更好地学习,她打算以后周末也不回来了,就留在学校。丰源中学也为这样的学生提供了伙食和晚上的照明,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
让张素琴做出住校的另一个原因是张家今年的活计也比较清闲。
北方的春天来的比较晚,四月末,天气才渐渐转暖。丰源镇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培育禾苗了。
这项工作非常麻烦,不仅需要人力定时浇水,还要时不时地看看长势。平时张相德一家忙得够呛,也常常出现禾苗成片死亡的事情。这时候还没有育苗专用的苫布遮阳保湿,所以成活率相对后世来说有些低。
不过怎么说,也算是一年农忙的开始,各家各户非常重视。
今天改养了鱼,这活自然就不用做了。
不过也有麻烦事,自从修了鱼塘之后,总有人上他们家串门。问东问西,变着法的试探养鱼的事情。也不知是哪个缺德的传出是镇里领导让他们养的,张老五只要坐在家里等着数钱就行了。
前半句是实情,不过加上后边的句就顿时觉得变了味。
薛桂枝贯是个爱思虑的,听了这话气愤了一个多月,不过也只能不了了之。
李婶听了这件事情后,觉得造谣的是王家的何春花,毕竟她一直跟张家关系不好。不过张素琴倒觉得是自己大伯娘,要不怎么知道什么大官的事情,明显就是说王子诚啊。
张素琴倚着自家院子里的桑树,温暖的阳光让她有些昏昏欲睡。
远处传来孩子们快乐的嬉笑,让张素琴觉得非常的幸福。
睡意越来越浓,她整个人都缱绻地坐在树下,头越来越低。突然,她感觉有人戳她的右肩。
她一下子睡意全无,被吓了一跳。
睁眼一瞧,是村里的二傻子。
二傻子并不排行老二,具体姓什么叫什么没人知道,只清楚他住在村北的小山上,那里除了他就没有人家,算是张家堡最偏僻的地方。
二傻的二,跟我们现在说的“犯二”的二是一个意思。只不过现在不少人将“犯二”引申到了大大咧咧、直爽和没心眼。而这里的二,明显跟傻是同义词。
一般情况下,二傻是不出来的,偶尔也只是出来买些盐啊,油啊的,算是生活必需品。
不过有时候他也跑跑腿,就像现在一般。
他说的话有些断断续续地,但大意张素琴倒是听明白了,九姑婆叫她到家里去。
张素琴倒是有些意外,毕竟九姑婆很少主动找人过去说话。心里对于上次的谈话还心有余悸,生怕其将自己看透,有
喜欢重生一九八三请大家收藏:(m.jdxs.win),经典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