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城地建设和北方大量水利工程在得到劳动力保障后。各种工程开始按规划开展,而水利工程和城市建设为未来地农商税增收提供保障,也使得治略府并不担心无法还贷,其实就是用大汉帝国南方富族的财富来建设北方,并通过一定的利率使南方富族也能够从北方地发展中获得一定回报。
这个时候,刘协让太学府进行的北方经济研究呈报也提交了过来,刘协仔细翻阅一遍之后,稍作修订,便让陈群通知御府和治略府召开联席会议。。。
刘协将十二份《北方冀、幽、并、骊、兴、辽发展策略研究及瀛州初步勘查呈报》发放给三治略公、三院总祭和主要官员,待他们仔细看完之后又后传向下。
传了两道之后。刘协道:“通过这份研究呈报,大家现在明白为什么朕当年说诸葛亮效仿南方施政肯定不现实了吧,南北方差异是非常巨大的,所实行地农业政策是肯定不一样地,朕以前制定的《五湖策》和《山林策》等根本不可能在南方施展,因为南北方有几个非常重大地差异,那就是雨水和气候,具体的数字,呈报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南方荆、扬两州的降水量是北方冀、幽三倍甚至还多,冷热温差也不一样,南方这种密集水稻种植,通过移动劳动力补给不足生产力的方式根本不适合在北方,北方只能大面积种麦、粟和大豆,这些都是粗耕粗种地方式,所以朕认为治略府要制定专门的各州治策,指导各个州根据本州不同的情况推广不同的农业模式,在北方就必须大规模采用马耕。而且北方也有前提大力推广。”
蒋琬说道:“臣以为就呈报上的数据来看,并州大部分地区适合还田归牧,真正适合推广马耕的地方是兴、冀和幽州,辽州部分地区适合水稻,部分地区适合马耕推广小麦和大豆种植。至于粟,产量太低。不太适合大面积推广!”
刘协点头道:“并州的地。其实和骊州差别不大,都最好是还田归牧。主要蓄养河西马,这种马适合农耕,也能用来装配骑兵,是不错的马种,但是要适当提醒北方子民,养马要注意遴选好种,任何人不得阉马,至于很多品质较差的本地马,朝廷要慢慢通过用河西马兑换地方式换回来,省得河西马变杂了,素质又慢慢降低,一定要保持河西马的纯种性,只能改良不得降低,治略府要把这件事情抓紧了,不可以松懈。”
胡昭道:“民部已经在制定相关政策,禁止百姓使用河西马和本地马杂交,慢慢准备将本地劣马都淘汰掉!”
刘协继续道:“农场制还是要加大推广,中央治略府要把农场规划好,然后让北方农户按农场租赁下来,可以租赁百年。不愿意进行农场制的,治略府也不要急。安排好用马换田的事情,把田逐步收回国有,禁止民间私自交易,对土地的租赁可以下放到百年一签,现在北方子民不习惯使用农肥,要让他们逐步习惯过来,现在南方大规模使用农肥(以前仔细读的朋友应该知道,就是人畜的排泄物和五谷梗杆、大豆杆皮堆积在一起发酵后晒干的干粉,有点臭,接触过就知道的),粮产量提高很多,各家商社可以先发放一些给北方子民使用,他们知道有用后,明年就会大量购买,不要急着赚钱。”
蒋琬道:“现在大汉帝国地农场一共有三个类型,一类是和商社集合在一起的大农场,在农忙时节大量商社雇工到农场务农,平时农场中并没有多少人;第二类是商社自有的农场,这一类运作方式和第一类差不多,只是具体的管辖都归商社;第三类是驻防军耕种地农场。第一种和第三种还是很不错的。第二类就有些不妥了,由于现在国内粮价比以前跌了五成,几乎比孝恒皇帝时候还低三成,可孝恒皇帝时候粮食价格已经是历来最低地了,只能说大汉现在地粮价是史无前例的低。所以很多商社就不再耕种粮食了,多数都是种大豆,甚至是种棉花之类地,但他们所掌握的很多都是好田。。。以圣上来看,是否限制一些!”
“此外,北方和南方不同,第一类在北方作用不大,因为北方大量采用马耕的同时也不需要大量人口,即使农忙时节也不太需要,毕竟没有插秧这些烦心事,是不是仿效沿海的农渔结合,大量采用农牧结合地方式?”
刘协微微颔首道:“既然粮食价格低,那说明大汉的粮食产量足够。商社决定耕种其他作物无可厚非,否则粮价跌的更厉害。至于第一类的农场和商社结合模式,那也没有必要仔北方进行限制,农场生产出来的麦在商社进行加工成面也是可以的,农场种出来大豆和棉花送到商社加工,也是可以的,不能因为北方农场农忙时节不需要大量劳动力就限制这种模式,朕认为这种模式还是可以在北方继续推广,但农牧结合的方式。可以定为北方农场的主要运作方式,这样更容易提高北方农户的收入,也可以促使战马、肉牛、奶牛地增加,奶酪一定要在北方大规模推广,因为北方更适合啊。”
“兴州的问题就比较简单了,他们那里土壤肥沃程度是我们以前都没有想象到的,太学府派去的学者
喜欢汉献帝新传请大家收藏:(m.jdxs.win),经典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