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里长的河堤,再加上每隔一里的格堤,每日所需的石料是极其恐怖的。
好在西山以石灰岩为主,开采难度很小。用传统的火烧水激法就可以大量获取石料。
为了能保证石料供应,县里又派出一万壮丁到西山,帮着江南公司雇佣的七八千流民一起采石。
一万七八千人起早贪黑一天,足足能开出将近二十万石的石头,足以供应昆山修堤之用了。
如何将这么多石头运到大堤上?反而成了限制工程进度的瓶颈。
仅靠县里、伍记和刘员外等人支援的几十条大船,是远远不够的。
好在昆山是水乡,几乎一半人家都有船,还可以靠数量来凑。
县里一发布征调民船运石的布告后,老百姓便踊跃报名,一天时间足足有六千多条船应征。
负责组织运输的熊典史又进行了筛选,剔除了一料以下的船只,最后只征用了一半的船。
‘料’是本朝用来衡量船只容积的单位,大约等于六百六十六斤的排水量。
一料以下的基本上就是舢板小船了,运不了多少石头,空耗人力而已。不如将人手集中起来,合操大点儿的船来的经济。
男人们都去干力气活,摇船运石这种事只能交由妇孺和老人了。
虽然去程是空船,回程是顺流,不需要太多的力气。但这来回将近三百里的水路,需要差不多两天时间,也堪称一场艰巨的旅程了。
熊典史将三千条大大小小的船分成两班,单日出一班,双日出一班,这样能减轻西山和堤上装货卸货的压力,缓解江面拥堵,效率反而起来,将剩下的一个包饭递给儿子道:“娘饱了,你吃吧。”
“嗯。”米娃毕竟是个孩子,便美滋滋的吃起来。
~~
说话间,西山岛到了。
娘俩只见西山岛东北一角,矗立着三根高高的大烟囱,都在滚滚吐着浓烟。
她们对此已是见怪不怪了,梁氏赶紧摇着橹,远远绕过这里,以免被湖上的巡逻队找麻烦。
“咦,今天巡逻的船好多啊。”
但人就是这样,你越是严防死守,他们就越好奇。米娃踮着脚,伸长了脖子望过去。
“岛上起来围墙了,那回还能看见里头在盖房子呢。”
“看什么看?”梁氏加紧划船。“忘了甲长说过,不能靠近,不要打听了吗。”
“可听说,水泥就是从那里出来的呢……”米娃眼都不眨的望着渐渐远去的烟囱,直到群山挡住了他的视线。
船队沿着西山岛向西南行了二十里,来到岛南端的石公山采石场。
这时太阳已经被山挡住,大片阴翳下,一团团火光分外夺目。
那是无数赤着上身的民夫,在架起柴堆烧石头。
这是从秦汉沿袭至今的开山之法,利用的是岩石热胀冷缩的原理。
火烧之后再迅速用水浇,这样岩石就会酥裂,开凿起来甚至会变得像切豆腐一样简单。石灰岩尤其如此。
这法子说来简单,其实技术含量很高。要先有经验丰富的采石工观察山石的纹路节理,就像庖丁解牛那样,选取最脆弱的部位。然后用石头砌筑一个小火灶,俗称‘火龙灶’,引导火焰直冲石壁焦点上。
火力入石,山石渐渐开裂,最后会发出爆竹声,随之石屑纷纷落下。采矿工据此可以判断出火候。
火候一到,马上命人泼上冷水,暴热的山石突然遇冷收缩,很快产生裂缝。矿工便可用錾子、锤、铲等工具沿岩石裂缝敲打锤击,轻而易举就可以将偌大的山石肢解。然后用大车拉到山脚下的码头装船运走。
米娃娘俩来的迟了些,前头等着装货的船队派出二里长,今天只能在西山住一宿了。
ps.第一更,求月票。
喜欢小阁老请大家收藏:(m.jdxs.win),经典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