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治军手段
俗话说,“‘上马管军,下马管臣’的国王才是真正的好国王”,但是周朝的国王到了成康时代,就已经从战争时代的马上天子转化为了和平建设时期的朝堂天子,虽然是好事,但是如果退化了自己老祖宗的技能,那么,就会被其他民族所同化,或者灭亡。
所以康王鉴于这一点,采取了军事上的改革,以增强战斗力。首先是一次试验:和鬼方作战。当时的鬼方是北方游牧族,他们长期在马上游牧,骑术精湛,机动性极强,由这些牧民所组成的骑兵战斗力就特别强。于是这些游牧族就经常侵扰中原地区,抢掠财物,杀人放火,给边境带来极大的隐患。
周成王期间周军忙于镇压东方的武庚和管叔、蔡叔的武装叛乱,从而放松了对西北方的控制,结果鬼方乘机对周军兵力相对薄弱的西北边境发动经常性的侵扰,给周朝带来极大的损失和威胁。为了使国家长治久安,周康王果断做出了发动征伐鬼方战争的决定。
这是经过一系列的国内基本生产总值的考量而得出的英明决断。一方面国内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军队经过治理整顿,战斗力大大提高,发动这样一场战争已经是胜券在握了。于是,周康王命得力将领率领大军进攻鬼方。
但是鬼方并不知道这个新建的王朝会有这么大的战斗力,所以十分的轻视这些来自中原的人。康王二十五年,为了消除边患,周康王命盂率领大军进攻鬼方。鬼方亦调兵迎战。经两次大规模作战,周军斩杀鬼方4800多人,俘获其4名首领及以下1。3万多人,还缴获了很多车马和大量牛羊。
康王再次下令将鬼方驱逐出镐京,以免他们再来侵犯中原大地。这群北狄不甘示弱,立即发动反攻,不料这是一个馊主意,鬼方大败。周军立刻追击残敌,将鬼方又驱逐至远离镐京的汫陇和岐周以西。周西北边境暂是安宁了。
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作战,战斗力已经大大增强的周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歼灭敌人四千八百多人,俘获一万三千多人,并缴获大量车马和牛羊等战利品,使边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得到安定。这样,周朝在周康王的统治下,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安定,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成为周朝的盛世。
在这里我们要引用《史记》中的句子:“成康之际,天下已定,刑错四十年不用。”其实这里的四十年,主要是指周成王自治时期(前1037年开始)和周康王执政前叶和中叶(前998年结束),一共是四十年。
周康王在自己在位的第二十三年,主动废弃了三代之法,开始用刑罚来威胁自己的子民,康王实在是没有救了。
不过上天似乎没有让周康王的暴力统治维持太久,还是因为他的仁德之治太好了,所以亲自带走了这位大国王。周康王二十五年,周康王驾崩,享年四十三岁。(其实,香港的历史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考古》杂志2007年3月发表了朱凤瀚的文章《尧公簋与唐伯侯于晋》,介绍了香港地区私人收藏的西周青铜器尧公簋,其铭文有“唐伯侯于晋唯王廿又八祀”的内容。据陈久金说,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就此专门召开会议,认定此“廿又八祀”也就是以28年来纪年的王为周康王,以此器作为周康王在位超过28年的证据。)
其实这个证据是假的。周朝时期人的寿命不会超过四十岁,像商汤等人皆是传说,而并非真实。如果说周康王在位二十八年,他又是周成王的长子,即位的时候应该十七岁了,或者说更早而不会晚。那么,周朝时期如果他在位超过二十八年的话,那他真是高寿了。如果他真是一个明君,断不可能活过四十三岁,因为工作累人呐。
下面让我们对康王作一个评价:应该说,周成王的遗嘱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周康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周成王在选择接班人方面算是选对了。周康王登基时,召公、毕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登基仪式。在登基仪式上,召公宣读了周成王的遗嘱,还将周康王带到祖庙,向他讲述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要求周康王牢记文王、武王、成王的遗训,严格要求自己,勤谨治国,将祖宗基业发扬光大。但是晚年因为思想的关系,导致了他用刑过于繁杂和苛刻,导致了他的晚节不保。
周朝的衰落开启者
周朝的衰落时期,有的人认为是周康王时期,有的人认为是周厉王时期,还有的人认为是周宣王时期。其实这些都不对,真正让周朝陷入衰落的始作俑者是姬瑕,也就是周昭王。
周昭王同样也是康王的嫡长子,即位的时候已经二十六岁了。在他的时期,召公退位,毕公已死。环顾四周周王室已无人可以辅佐他,他可以为所欲为,所以他去征服天下,妄图一开始就统一四方。
他先行打败了东夷、西戎、北狄三个地方,等到他准备攻打南蛮的时候,他已经四十二岁了,但是他还是不服老,于昭王十六年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但是攻下这个地方的同时,他也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没有提高荆楚地区人的地位,别说是人了,他们的首领都不封给侯号。
关于荆楚地区人的起源,可以说还和伐纣有关。楚曾是
喜欢世界全史之先秦史请大家收藏:(m.jdxs.win),经典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