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一看徐灵胎犹豫了,就拼命地磕头,搞了一脑袋的土。
徐灵胎这样的古道热心的人哪儿受得了这个啊,一想,死者的眼睛和嘴动了一下,也许还真的有可能没死?
“得,你也甭磕头了,快起来,我随你去!”
于是一行人来到了死者的家,徐灵胎诊视一番,又刻意将手放在死者的胸口,果然感觉有一丝暖气,本来想推掉不治的,当他手在胸口摸到暖意后,心里开始有了谱了,于是对家属说:“我的神丹在我的小舟里呢,你随我来拿吧。”
患者家属乐坏了,果然有神丹!
于是乐呵呵地跟徐灵胎回到了舟里,徐灵胎哪儿来的什么神丹啊,就是一种叫做黑神丸的成药,是用来“产后安神定魄去瘀生新”的,是活血化瘀的功能,主要成分是陈墨,我们的徐灵胎就给患者家属拿了两丸,告诉他们回去用水化开,给患者服下。
徐灵胎心里琢磨啊,他认为这个患者不过是瘀血冲心,昏迷过去了而已,此药虽然不是治疗这个病的,但应该是对证的。
虽然到底能不能救活,徐灵胎心里也不是完全有把握,但值得一试。
结果药服下去以后,这个患者就活过来了。
这事儿,徐灵胎想起来也后怕啊,他说,对这些急救的药物:“医者苟不预备,一时何以奏效乎?”
有的时候出差,也会碰到各种患者,那天出差到扬州,乘着小舟路过苏州,肚子饿了,得上岸吃饭啊,就叫船家把小舟停到桐泾桥边,然后上岸。
谁也没有想到,这船停的位置,正好是挡在一家人的门口。
这家姓倪,是以卖柴火为生的。
此刻他们家的老爷子已经病危,家里人看病人已经不行了,就哭哭啼啼地开始准备后事了。
船家恰巧看到了,可怜不过,就跟人家说:刚上去吃饭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徐灵胎,你们还不赶快求求,没准儿能活呢!人家刚救活了一个死了三天的!
徐灵胎可真冤啊!
倪家的儿子一听,有这么巧?我们已经听说过这事儿了(谣言传得真快啊),这位高手请都请不来啊!天哪,我老婆昨天烧的香还真灵哩!
晚上的时候,徐灵胎回来了,正要登舟,倪家的儿子拦住了他,“哀泣求治”。
徐灵胎听完,二话不说,进了屋子来诊视患者。
诊视的结果是,这个患者患的是伤寒,已成阳明腑实之证,应当用泻下之法,但是由于没有使用,结果邪热内炽,“昏不知人,气喘舌焦”。
徐灵胎说:“这是大承气汤证啊,就用原方,不必加减!”(大承气汤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的药方,主要功能是通过泻下来清阳明腑实之邪热与燥结的)
然后提笔写了大承气汤的方子,告诉患者:“喝了一付药如果大便没有泻出来,就接着服,一旦患者泻了,就千万不要再服用了!”(一剂不下则更服,下即止)
然后登舟,扬帆而去。
当在扬州办完了事儿,回来仍旧路过苏州。
这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巧的是,小舟仍然停在倪家的门口(不知道是不是船家故意的)。
再看倪家老爷子,正扛着柴火干活呢,“其人已强健如故矣”。
一家人忙拜谢徐灵胎。
徐灵胎微微点头笑了笑,又踏上了归途。
水波中,小舟已经荡出好远了。
还可以依稀看到一家人在那里招手呢。
多年以后,当徐灵胎在记录这则医案的时候,还在感慨,张仲景那个时候的古方,如果方子与病、证相吻合的话,那效果真是如神啊,可是周围的医生往往不会用,就是因为总是不能塌下心来认真地《伤寒杂病论》啊。
【不把上级当领导】
各位看官,您看我写他诊病写的热闹吧,实际上我们的徐灵胎同志忙里偷闲,一转身,又去搞水利工程去了。
因为政府又要修整运河了。
这次是大修,不仅仅是县里的小动作了,声势浩大的很。
徐灵胎听说后,心中又兴奋了起来,政府终于要为百姓做好事了。
于是也兴致勃勃地赶到了现场,看看各路修河大军云集的大场面(估计他是代表县里面来的)。
果然是大场面,督办大员的气魄很大,指挥得挥洒自如。
看到那些运河上泄洪用的涵d,督办大员手一挥:全部给我填死!
徐灵胎差点没一头扎到河里去,把泄洪涵d堵死?别是我听错了吧?
忙问问别人,别人告诉他:您的听力正常(看来古代也有很多拍脑门做决策的官员)。
徐灵胎急了,这不是开老百姓的玩笑吗?于是跳将起来,直奔督办大员。
同事们吓坏了,忙死死地拉住他:疯了吧你,这是朝廷派来的督办大员!人家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你不想在圈里混啦!
徐灵胎:我就是不混了也不能让他这么胡来啊,这里关系着周边四个地区的百姓安危(此四府咽喉),能说堵死就堵死?不行,我得让他收回命令!
大家直吐舌头,得,您自个儿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徐灵胎直奔督办大员,直指堵死涵d的错误。
督办大员哪儿下得来台啊:你哪位啊,这么跟我说话,我下的命令就是朝廷的命令,你算老几啊?
徐灵胎见人家不听,好,你给我等着,我虽然是一介草民,
喜欢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请大家收藏:(m.jdxs.win),经典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