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注意到,朝会之后长孙无忌悄然进了承庆殿。
往年的时候,作为娘家人,他前去给长孙皇后拜年倒在情理之中。
但是如今,长孙皇后崩逝已久,他入宫便只能是面见皇帝李世民的。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只是为拜年,舅婿俩私下聊聊天吗?
“辅机啊,朕找你过来是说说出兵高昌的人选。”李世民落座之后便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长孙无忌在朝堂上没开口,但终究逃不过这“一劫”,该说的还是得说,身为当朝司空,大事总的有个态度。
长孙无忌轻声道:“陛下,已经下定决心与高昌开战?”
“要不然呢?”李世民的一句反问彻底说明态度。
长孙无忌道:“高昌之乱确当讨伐之,只是此战得调动不少兵力啊!”
“朕已经想过了,数千里之路,要保证粮草,恐怕也就可以调动万余兵马。”李世民叹道:“兵力有限,所以率兵的将领就至关重要,颇为棘手。”
“陛下可有初步人选?”长孙无忌小声询问,大有反客为主的意思。
李世民笑道:“滑头,你盘着指头算算,能担此重任的能有几个人?”
“呃……陛下这么一说,倒真是。”长孙无忌道:“李绩在并州恐怕走不开,江夏郡王在灵州需得防备着薛延陀,薛万彻年级大了些……”
“所以只有他了!”李世民皱着眉头道:“还非得让朕先说出来,你与朕之间用得着如此藏着掖着,客套虚伪吗?”
“是是!”长孙无忌仍旧是唯唯诺诺,但到底派何人出兵,他仍旧只字不提。
李世民倒也不是真生气,悠悠道:“侯君集乃一介武将。为人果敢,让他主持吏部有只是一时权宜之计。整饬吏治做的不错,但为此也没少得罪人。朕对不住他。
按理说该给他些许补偿的,但高昌是块硬骨头。可能除了侯君集,没有旁人能够担此重任,所以少不得的委屈他了。”
长孙无忌附和道:“潞国公乃我朝数一数二的武将,想必官场,军旅才真正适合他,想必他也愿意为陛下分忧。”
李世民道:“嗯,话虽如此,但还是得和君集好好说说。朕不想用一纸诏书压人,让大臣们心有怨怼。”
“陛下圣明!”
“哼!”李世民佯作不悦,表情一转道:“朕听说承乾和青雀都给你送年礼了?”
“啊是,诸皇子女孝顺,都记得臣这个舅舅,不只是太子和魏王,晋王殿下,城阳、衡山和晋阳三位公主也有礼物相赠。陛下放心,臣也准备了丰厚的压岁钱。”
“哼,休要和朕绕弯子。给外甥们压岁钱那是你应该的,难道朕会担心你亏待了外甥们?”
李世民蹙眉道:“至于外甥们孝敬你也是应该的,不过雉奴和公主们送的那点东西实在微薄。哪比的承乾与青雀。”
长孙无忌道:“礼轻人意重,外甥(女)们的心意,无论轻重,臣都心满意足。”
“得了,顾左右而言他有意思吗?”
“陛下,手下手背都是肉,他们都是陛下的儿子,臣的外甥。”长孙无忌一咬牙,说出了一句看似有些莫名其妙的回答。
但李世民却懂。听到这个回答之后是许久的沉默,好半天才道:“如果是平民之家。朕自然乐意一视同仁,奈何他们生在皇家。这万里江山……”
“陛下,正因如此才需格外慎重。”长孙无忌急忙劝谏。
“朕心里有数。”李世民道:“若非不得已,朕岂会给自己找麻烦?”
“延康坊陛下是去定了?”长孙无忌小心翼翼地试探询问。
“当然!”李世民笑道:“朕去自己儿子家坐坐,有问题吗?”
“好吧!”长孙无忌沉吟道:“陛下有空也去东宫坐坐吧!”
“滑头!”李世民埋怨一句,沉吟道:“你能一碗水端平,这样最好不过,朕也就不用担心了。”
长孙无忌心头剧震,李世民看似云淡风轻的一句话,他却听出了异样。皇帝陛下这是在暗示自己啊,至于暗示的内容,人老成精的长孙无忌自然明白。
李二陛下这是不让自己介入皇子们的争斗中去,尤其是东宫和魏王府,是为什么呢?
怕自己这个做舅舅的为难?是担心自己偏帮了某个外甥?还是其他的什么缘故?
反正长孙无忌自己心里清楚,泛起阵阵惊涛骇浪,他不知道该高兴还是忧愁。
如果只论自己,也许回家痛饮百杯,然后感激涕零,但是一想到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局面,长孙无忌心里便一阵阵的不安。
还是那句话,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他长孙家的外甥。他很难想象,如果妹妹还活在世上,看到如今的局面会是什么心情?
徒呼奈何,谁让他们生在皇家呢?
再者,不管哪个皇子都是皇帝陛下的亲生儿子,他都能狠下心来,旁人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是,臣遵旨!”长孙无忌躬身一礼,向李世民做出了回答和承诺。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笑道:“辅机啊,观音婢不在了,有空让长乐多回宫看看,朕太忙,年幼的弟妹还得麻烦她这个长姐帮着多照料。”
长孙无忌听的明白,这又是一个暗示,重点在于“年幼的弟妹”几个字上,李承乾和李泰都已经成年,用不上长乐关照,这意味着什么?
心如明镜的长孙无忌当即点头道:“臣明白,回去之后会转告长乐公主知晓。”
喜欢唐朝败家子请大家收藏:(m.jdxs.win),经典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