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之前就商量好了,以后要以给工钱的形式雇佣村民们来帮忙。就是每个人按照帮忙的天数来给钱,而不是给大家吃一顿饭就完事了。
当然,都给工钱了,那大餐也就不准备了,偶尔来一次还好,要是忙上个几天,薛丞启可就做不来了。
这样的形式,村民们也很高兴,毕竟在这闲暇的时间里还能赚个钱比什么都好。虽然薛丞启做的大餐也很好吃,但村里人都跟禤意安差不多,并不挑食,所以相对的他们还是更喜欢钱。
接下来两天,当工人们和村里的壮汉们继续去搭其他大棚的时候,薛丞启则和村里的妇女们开始了育苗的准备工作。
俗话说“苗壮半收成”,这育苗可是一门技术活,种出来的蔬菜好不好,主要就看育苗技术过不过关。而这技术除了场地环境等影响之外,主要就看育苗基质好不好了。所以由薛丞启这专业人士负责调配育苗基质,妇女们则负责翻地整理。
她们把其中最小的一个大棚给清理干净,然后用锄头把泥土翻松,再摊平整成一米多宽十米来长的一片片。片与片之间是一条略低的沟,村里人一般把这沟叫做行,用来给人行走的,还有排水的作用。
把土地都翻整好之后,妇女们就站在行上,一块接着一块的把育苗穴盘放到那一片片土地上面。接着就是把薛丞启调配好的育苗基质装入穴盘里并用木板刮平。
装好了基质,接下来就是下籽了。首先是在一个个穴盘中开孔,然后将种子均匀播入穴孔的中央,再用拌好的育苗基质把种子均匀覆盖住。
自古以来,农业就是靠天吃饭,即便现在的农业技术更加的先进了,但还是会受到气象、气候条件的影响。何况他们这是第一次在地里实战,搭的大棚也并不是智能的,所以还是跟着气候节气走比较靠谱。
这冬季的育苗,适合培育茄果类、瓜类和豆类秧苗。所以薛丞启选择了他最喜欢的茄子,以及奶奶喜欢的小番茄,还有就是豆角、黄瓜、辣椒等。
这三天时间里,村里人基本都聚集到了地里来,而且是老人和小孩都跑过来凑热闹围观,可比农忙时节还要热闹。
就连奶奶都杵着拐杖出来了,搭大棚那各种敲打声,奶奶嫌吵,而且那也比较忙乱,所以去看过一次就没去过了。
每天她就跟着薛丞启一起,坐在一个高脚椅子上,看薛丞启“玩泥”,并和他聊天。知道薛丞启要给她种小番茄吃,开心得像个小孩,逢人便夸,不仅夸薛丞启人好,还夸小番茄好吃。
把大棚都搭建好,薛丞启的育苗工作也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清理大棚里的废料垃圾,然后完善大棚里的基础设施。
首先就是拉电线,在村里电工的帮忙下,一天时间不到就给拉好了,还给棚里装上了电灯。
接着就是给大棚装上控制温度湿度的设备,还有洒水相关仪器。这种技术活得专业人士来,所以还是找对应工人来帮忙安装。
另外,以后就要准备在家里敲代码了,那这首先得有个网络吧。所以禤意安专门到镇上跑了一趟,花了一大笔钱找人给他们村弄好了基础的网络设施,然后拉上了第一根网线。
就这么忙活了一个星期多,才终于把种地所需的各种硬件设施都给整好了。
话说薛丞启自从那天把铺盖搬到了禤意安家,这一个多礼拜就没有回过w市去,他妈妈挺意外的,都打电话过来叫他回家了。
禤意安也挺意外的,本来以为薛丞启也只是一时的兴起,就是那种没有体验过乡村生活的城里人非要来体验一把,一般体验过之后就基本不会再想体验第二次了。
所以他以为薛丞启也就住个两三天,过了最忙的那三天也就会回w市里去了。大概以后也就偶尔忙得晚了才住一下。
但薛丞启看起来是越体验越上瘾了,完全没有要回w市的样子。虽然他做的菜很好吃,奶奶也很喜欢他,但禤意安老感觉家里多出来了一个人感觉怪怪的。
特别是晚上,偶尔想要像以前那样在木阳台上好好的呆一呆,转头就发现隔壁阳台也有个人,还看着自己笑-_-
然后睡觉的时候,一想到隔壁住着个外人,睡觉都不自然了。还有晚上起夜碰上什么的就不细说了……
乡村里的生活环境,脏乱差是不至于的,但绝对没有城里的干净整洁,更没有城里那么方便,买个东西都得开四十多分钟的车到镇上。路上还尘土飞扬,薛丞启的白车真的是变成黄车了,洗都洗不干净的节奏。
刚开始那两天,薛丞启确实有点不习惯,特别是禤意安家里就一个卫生间,上个洗手间都得到楼下去。
不过住多几天就好了,而且他确实越来越喜欢这里,自由自在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会忙碌但也很充实很快乐。
每天起来吃过早餐,就到地里去给种子浇浇水,看着种子一个个的开始冒头,心情自然而然的也变得美好。
然后村民们也都很热情友善,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包括小孩子,都会跟他打招呼。闲下来时,还可以陪着奶奶坐村里的长椅上,跟村里人唠个嗑。或者跟村里的小伙子打打球。
第9章技术宅
不知道搞程序开发的是不是都跟禤意安那样是个技术宅,自从上周忙完,网络也弄好了,他就每天宅在家里。
每天也就早上和薛丞启到地里帮忙浇个水,然后回到家里就不出门了,更准确的说
喜欢一起种地去请大家收藏:(m.jdxs.win),经典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